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老照片库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鸡鸣三县的旱码头 买不尽的青林口

    信息发布者:小王子
    2018-10-12 11:47:21   转载

      


      黄家大院。记者文莎摄

      


      临河而建的房屋。记者文莎摄

      太阳缓缓升起,雾气在林中消散,古镇的轮廓逐渐勾勒出来。青砖黛瓦,翘角飞檐,一条长长的弯曲的小巷两边,是高高低低的木门,褐红色的门柱,雕花的窗……近日,记者来到江油市二郎庙镇青林口村,这里没有繁华都市的喧嚣,却有经年累月沉淀下来的岁月的味道。

      青林口的由来,得益于独特的人文地理环境和良好的生态。巴山余脉王爷山、人字山取纵横之势,形成险峻谷口;潼江之源马阁水纳高山流水,形成开阔河口;更有千年蜀道阴平道与金牛道在此相接,形成明清时期著名的商贸口岸,也因此留下较为完好的古代会馆群、寺庙宫观群和大量古戏台、桥楼亭,以及大量清代、民国时期的木结构民居。

      三条古道交汇,造就“买不尽的青林口”

      青林口古镇,始建于元末明初,地处江油、梓潼、剑阁三县(市)交汇处,号称“鸡鸣三县”之地。明清时期,古镇商贸发达,林林总总的店铺不下百家,当地土特产源源不断销往成都、重庆、西安、北京、上海等地。

      马帮悠悠,南来北往,形成进出青林口的三条古道,联络着陕西、甘肃与四川的商贸交通。据清代《梓潼县志》卷五载:“青林场,东通保剑,西达江彰,步骑车舆,往来不绝,通衢也。”

      北道,是川西北至陇南古道。陇南与川西接壤,但被龙门山脉阻隔。青林口刚好位于龙门山脉北段断裂带南边缘,从这里经过六合、青川、白龙江峡谷进入甘肃的碧口、文县,路途相对较短且平坦。陇南来的客商到青林口便走完大山,再往南只经小丘陵便可到成都,所以青林口是当时川西北与陇南商品物资交流的重要集散地之一。

      “陇南的骡帮马队把文县的花椒、当归,碧口的生漆,陇西的党参、毛皮,宁夏的枸杞等土产驮运到青林口古镇,或继续南运至成都交易,再把布匹、日用品、铁器、药品、食盐等运回陇南。”80岁的聂学勇是土生土长的青林口人,他告诉记者,在儿时的记忆里,祖辈们把陇南来的骡帮马队称为“文县子”。

      东道,是川西北至关中古道。四川通往北方诸省的道路被秦岭所阻隔,道路异常艰险,李白曾有“蜀道之难,难于上青天”的慨叹。但是在历史上,四川还是有多条古道可进入关中。在清代至民国时期,北去的客商马队可以选择从青林口经过剑阁武连镇,入川陕大道翻秦岭至关中。

      南道,是川西北南下成都的通道,主要担负着青林口及周边地区与成都、自贡、宜宾以及云南等地南北物资交流、人员交流的重要功能。比如食盐、茶叶、布匹、铁器等大宗物资以及和省城往来的信件、公文都是经南道交流运输的。南来北往的生意人操着不同的口音,因此历史上有“买不尽的青林口”之说。

      如今,在青林口古镇上,依旧开设有许多商铺,大多数以售卖茶叶、木耳、中草药等土特产为主,而制造业、金融业和纺织业,早已凋敝。“现在前来青林口的外地人,大多数都不是为买卖商品,主要是观光旅游。”聂学勇说。

      在一家特产店门口,一位来自甘肃的游客,正在试吃豆腐干。“好吃!口味很丰富,有麻辣的、五香的、藤椒的、烧烤的,我想带一些回去给家人和朋友。听说在古代,我们陇南想吃上四川的特产,要靠马帮从青林口驮运回去,来回至少得一个月。而现在,交通便利了,我们从家出发不到一天的时间,就能品尝到地道的四川美味。”

      遇水搭建桥楼,便利商贸和人员往来

      青林口古镇建筑布局呈T字形,一横为老街,一竖是新街,总长约1000余米。老街修建于元末明初,新街则修建于明清时期。记者置身人字山鸟瞰,但见古镇依山傍水而筑,以红军桥为纽带,老街沿潼江之滨向北延伸,新街朝人字山西南麓逶迤而去,俨然一条腾云驾雾的巨龙。

      沿着一条蜿蜒的小道,记者步入古镇新街,街道不宽,古老的石板路两边都是老房子,采用古式檐式木结构修建,也有四合院、三进台式建筑,还有奇特的悬空吊脚楼,都是典型的明清建筑。家家门前栽阔叶梧桐,枝繁叶茂,遮天蔽日。

      踏着长长的石板路往廊桥走去,廊桥在新街的西端。这是一座建于清代的石拱廊桥,长23.7米,宽6.5米,拱高7.8米。桥面上建木质桥楼,穿斗式屋架,小青瓦屋面,歇山式脊顶,是典型的川北地区的古代石拱桥,桥内各条拱石沿横向形成整体,反映出石拱结构技术的地方色彩。桥面上有造型精致的桥楼,桥楼刻绘有各式花纹图案及少数浮雕人物,造型优美。

      关于这座桥的来历,二郎庙镇副镇长刘志忠介绍,乾隆辛亥年,为方便新、老两街往来,繁荣商贸,冷应伶、胡芬言等乡人在溪流上建木桥一座,取名“合益”。光绪年间,当地商贾又集资建桥楼,遂成今日之规模。1935年4月,红军长征经剑阁,沿金牛古道进入青林口,在这里建立了苏维埃政权。新中国成立以后,合益桥更名为红军桥,现在成为当地干部群众以及青少年革命教育的重要场所。

      跨过红军桥,便是老街。沿街的房子顺着小河一字排开,外面看上去比较低矮而不起眼,走进去却发现里面还有吊脚楼,上下分为三层,每一层的空间都足够大气敞亮。由于老街的地基比河高,房子的最底下那层就建在地基以下河滩之上。

      会馆大院林立,文物价值突出

      镇上馆驿院落星罗棋布,如今保存较好的有广东会馆、黄家大院等,建筑气势雄伟,文物价值突出。2013年3月,青林口古建筑群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;同年8月,青林口村被评为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。

      青林口古镇保存下来的会馆,多为清初“湖广填四川”的移民所建。明末战乱,位于甘陕入川蜀道要冲的青林口,一度毁于兵荒马乱,清朝廷实施“招民返川”和“移民实川”政策,来自于湖北、陕西、广东、福建等七省的移民,相继扶老携幼进入青林口,恢复生产,安居乐业。

      会馆,是外省移民为联络乡谊、团结互助、发展商贸而筹建的。刘志忠介绍,青林口共修建四座会馆,只有广东会馆保存下来,其中精致的戏楼堪称川北一绝。整个戏楼面阔19.7米,进深13.2米,占地面积225平方米,单檐悬山顶,两侧翼角高扬,檐后四柱抬梁,柱梁间撑弓雕刻精美。

      黄家大院是古镇上最为出名的老院落。“黄家大院本是当地乡绅的别院,解放战争期间,红四方面军路过青林口,黄家大院改成红军伙食团,为驻扎在此的红军提供伙食。”刘志忠说。

      后来,拍摄《西游记续集》时,黄家大院曾经作为外景地之一。如今,黄家大院被改造成一家饭店。“80后”王伟和他媳妇一起打理着饭店生意。“2004年,我的父亲买下黄家大院,大院保持了百多年前的原貌,除了个别老旧的门窗有修复外,生长着青苔的青石板地面、雕梁画栋的厢房和堂屋,以及雕刻着精美花纹的大水缸,我们都保留下来。”

      传承三百年,高架子上演绝活儿

      在青林口,高台戏是最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剧种。据考证,这种艺术形式源于清初,曾流行于我国岭南闽粤一带,古称“抬阁”。由闽粤地区的移民带入江油,已有340多年历史。2008年,青林口高台戏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
      “文昌出巡了!文昌出巡了!”青林口古镇骤然炸响鞭炮声,原本拥挤在逼窄的小街上张望打探的乡民,迅速地退向两边的街沿,为文昌出巡的队伍腾出路。在古镇的高台戏传习所,72岁的邓均朝讲述起高台戏巡演的盛况时,脸上神采飞扬。

      邓均朝是土生土长的青林口人,自幼酷爱川剧,一直是青林口业余川剧团的台柱,擅长扮演文、武小生。上世纪末,青林口成立高台戏民俗表演队伍,邓均朝成为其中不可或缺的“名角儿”,每年高台戏巡演都离不开他“扎台子”。

      高台戏,因把表演的舞台扎高,并被高高抬起而得名。那么“高台”是如何“扎”的呢?邓均朝描述,在一张

      厚实的方桌正中,竖起一根中间曲折的钢钎,先让一个孩子站上方桌,身子紧靠钢钎,在给他上妆的时候就巧妙地将钢钎下半截隐藏于袍服里面。然后,将另一个孩子扶上去,让其双脚踩在钢钎的曲折处,为其穿戴袍帽时同样将钢钎上半截隐藏。

      “这个舞台要4个人抬,前面两个,后面两个。站在高台上的娃娃,就做一些动作,像是甩水袖或者撒花。”邓均朝介绍,高台戏的演员多为小孩,一般每台2到3人表演。“青林口的孩子从小就是看着高台戏长大的,化上妆,换上戏服,演得可是有板有眼。”

      《秋江》《踏伞》《打雁》《白蛇传》《西游记》……高台戏演绎的都是经典川剧折子戏。每逢农历二月初一和桃花节,青林口就会举行盛大的高台戏巡演,不固定在一个地方,抬行于街道、戏院、会馆之间。演出以狮子、戏妆八仙开道,配以川戏锣鼓唢呐,此外还要配演踩高跷、彩凉船、打钱棍、烧火龙、耍龙灯等节目,场面热闹非凡。沿街居民点燃香蜡、鞭炮,祈求风调雨顺、国泰民安。

      但是,这种盛行的民间戏剧,后来却因演员表演辛苦,收入低,而后继乏人。“虽说我已经老了,但还要多多张罗高台戏巡演,毫无保留培养好高台戏艺术接班人,让我们古镇留住高台戏的魂,让这项古老艺术一直流传下去。”邓均朝说。记者文莎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